藝人余天日前於節目中表示於健檢時發現攝護腺癌,平時完全無症狀,一發現就是第三期,所幸還可以接受開刀切除攝護腺。事實上,類似余天的案例並非少數;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資料顯示,攝護腺癌發生率在男性癌症中排名第五位,而死亡率則是男性癌症中第七位,其重要性可知。
男性的隱形殺手 攝護腺癌年增5000例
臺南市立安南醫院泌尿科主任陳億聲指出,攝護腺癌是好發在60至75歲的男性,近年來因為國人飲食西化,以及接受健檢較普及或是門診檢查的關係,目前每年新增約5000名新病例。
陳億聲主任表示,攝護腺癌不同於其他常見癌症,其進展非常緩慢,轉移之前幾乎很少有症狀,也因此早期發現較困難,通常有相關症狀,如骨頭疼痛時,表示已經轉移,有大約1/3個案發現的時候已經是晚期,甚至是遠端轉移,此時治療的效果跟早期相差甚遠,長期的存活率也有很大差別。
攝護牙齦美容腺癌治療選擇多 早期存活率高
陳億聲主任解釋,目前對於攝護腺癌有不少的治療選擇,對早期第一、二期攝護腺癌,若病灶侷限於攝護腺內,病患可以接受開刀或是局部放射線治療,不管選擇哪種治療方式,十年疾病特異存活率可高達90%,預後極好;第三期則有較高機率合併淋巴轉移,若接受手術或是放射線治療仍有機會治癒,而第四期且合併有遠端轉移,此時只能仰賴荷爾蒙治療壓制癌細胞活性,但通常在兩年之後傳統荷爾蒙治療就會失效,一旦失效,疾病就會快速進展,病患很難存活超過兩年,雖然近年已有新一代賀爾蒙藥物可以延長存活時間,但整體來說預後仍不佳。
首先會為您全面檢查牙周狀況,包含X光攝影、牙周微探測針測量骨破壞、全口臨床照片提供治療前後的參考,若是嚴重的患者,我們建議進行顯微鏡細菌觀察與培養。牙周病初期的病人往往只需要「微創牙周治療」即可,但是嚴重牙周病則可能需要更積極全面的療程。治療時程因人而異,可能僅需單次療程、也可能需要數個月的長期治療。醫師將悉心根據您個別情況,給予最適合的牙周治療方式。藉由顯微微創方式,有經驗的醫師會精密微觀牙周各處的大小「病灶」,輔以人體工學之高精密手術儀器,徹底清除牙結石,並將治療工具深入牙齦發炎底部,完整將牙根表面的毒素刮除,有效抑制細菌發炎,還給牙齒生長一個乾淨、安全的空間,以利接下來牙周組織的癒合!過程中,無須切開牙齦,出血量自然微乎其微,還可配合防蛀牙與去敏感的處理,並進一步導入殺菌物質,大幅增加治療成效。過程中您幾乎感受不到痛的感覺,而且復原速度極為迅速。
目前對於攝護腺癌並無確定可以預防的方法或是藥品,陳億聲主任建議,男性朋友要有健康的飲食與運動習慣,另外,年過50歲的男性朋友應每年接受肛門指診以及攝護腺特異性抗原(PSA)檢查,而有攝護腺癌家族史的朋友更可以提前於45歲接受檢查,以利早期發現早期治療。